机械-药包材市场前景诱人

在最近举行的1次国内包装材料展览会上,南方包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蒲锦波向记者流露,该公司从世界3大PET(聚对苯2甲酸乙2醇酯)生产线供应商处得知:截至2003年底,我国药包材生产企业及其原料供应商共向上述3家公司订购了24条PET生产线。这个数目看起来不大,其实相当惊人,由于PET膜是药品包装用复合膜的主要原料,而上马1条大型PET生产线动辄耗资几千万美元,“没有哪个企业敢轻易把钱投在这上面,因此可知中国医药包装产业的潜力多么诱人。” 据专家介绍,我国药品包装材料对医药产业的贡献率偏低:在发达国家,医药包装已占到药品价值的30%左右,而我国的这1比例还不足10%,增长的空间相当大。另外,药品的新剂型层见叠出,而与之相配套的药品包装材料跟进速度还比较慢,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我国的药品生产行业10分庞大,对药品包装材料的需求自然很大,可长时间以来我国的药品包装生产行业却处于混乱的状态中,技术落后,产能低,半乃至有半数的生产企业还达不到生产标准,在医药行业进行GMP认证的同时,药品包装行业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季”。 现状堪忧 需弃糟粕 虽然我国药品包装业发展潜力大,但是包装材料的落后及市场混乱也相当严重。特别是与层见叠出的新剂型相比,与之相匹配的药品包装材料跟进速度太慢,远不能适应新药发展的要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最新调查发现,我国药品包装材料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其中有两项指标足以说明:占制剂总量约65%的药品包装还达不到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水平;包装材料质量及包装对医药产业的贡献率偏低。 广州某生物制品公司研发部经理杜业说,由于我国现有药包材生产企业中,多为乡镇集体企业猪场被强拆要怎么办,范围小,装备、技术及管理水平低,为了降落产品本钱,偷偷购买大量低价劣质品。比如,同1种复合膜按规定在洁净厂房生产的,本钱在22000元/吨左右;而在“地下工厂”生产的,本钱最高不过18000元/吨。 南方包装有限公司林先生补充说迫切需要国家出台措施抬高药品包装业的门槛,将不法厂商拒之门外。 7家药包材企业倡议实行GMP认证 日前,上海海昌医用塑胶厂、江苏连云港中金医药包装有限公司和天津博士力药品包装技术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共同呼吁,尽快在全国药包材行业实行GMP认证制度,以加强管理,规范行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遭遇强拆怎么赔偿,他们还向同仁发出倡议,严格依照《药品管理法》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包装材料、容器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企业管理;积极响应医药包装“105”发展方针要求,加强科技进步,努力开发药包材新技术、新产品,满足制药对药包材产品的需求;以国家与药包材相干的理化指标为基准,从原材料入手,控制产品质量,更好地为医药产业服务;杜绝废旧回收材料的使用,确保药包材产品安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4年4月29日颁发的《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管理办法》有效推动了我国药包材市场的有序发展,带动了行业整体规范化发展的进程林地违法建筑可以强拆吗。但由于各地对该“办法”的实行标准存在差异,仍有相当部分企业未到达标准,部分无证企业还在生产、销售药包材。而随着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工工作的完成,药品生产企业对药包材产品提出了更高的品质要求,因此净化行业环境,加强自律,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保证行业健康发展确当务之急。 在发达国家医药包装占药品价值的30%,而我国尚不足10%,而且来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调查表明,当前我国药品包装行业整体水平不高,档次偏低,据专家预测,今后5年将是我国医药包装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内企业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利益,纷纭投巨资建设GMP车间,进入药包市场。仅近两年新建成的GMP生产车间已超过15个,这还不包括江阴申达、上海紫江的药包项目,今年无锡环宇又投资2680万美元,建设年产2.5万吨的药品包装材料生产企业,随着这些实力企业项目的投产,必将在近两年打破多年来相对稳定的药包材市场份额,也会迅速提高我国药包材料整体生产水平. 诱人的市场前景 “药包材产业的前景是10分诱人的” 。有专家预测:今后5年将是中国医药包装行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国医药包装行业的年产值在150亿元左右,仅能满足国内制药企业80%左右的需求,依照最近几年来中国医药工业的发展速度,药包材年生产总值将在短时间内迅速突破200亿元。 据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处专门负责药包材注册初审的陈登祥介绍,我国自2000年开始对药包材实行注册制管理以来,在3年多的时间里,全国已有740多个品种通过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评注册,其中广东省有100多个,位居各省市之首。 药包材产业最近几年发展速度之快,业内人士有目共睹。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个缘由,与这个医药周边产业相配套的1些软件条件已显滞后,跟不上它的发展步伐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国内药包材产业目前的整体魄局情况,有关方面都缺少准确的统计。另外1个比较严峻的问题是,目前国内在新型药物制剂与新型包材相容性实验方面亟待提高。蒲锦波说:“这类实验现在1般都是由我们替客户做,其周期非常长,并且人力、物力投入也很大。”据悉,国内像南方包装这样有能力承揽此事的药包材生产企业其实不多。 据了解,医药行业内全国性的药品交易会、原料药交易会、医疗器械展现会等专业展会每年都在举行,唯独没有药包材的独立展会,药包材通常混在包装材料展会里展出。因此可知,这个快速发展的产业多少还有1些难堪。1位从事药包材生产、经营多年的业内人士认为:经过企业和1些地方政府的努力,国内药包材行业目前有两种模式已逐渐凸现,正在成为该行业发展的主流:1种是连云港中金医药 包装、南方包装这样的巨型企业各霸1方;另外1种是像广东庵埠、河北雄县、江苏江阴、浙江龙港(4者并称为“中国软包装4大生产基地”)等地,虽然当地企业的范围1般都不大,但数量众多,这些“小舢板”群聚在1起,相互支持,构成强大的协力,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当大。 蛋糕谁来吃 200亿元的大蛋糕,得到其中1部分都会让企业乐不开口,但是众多药包企业现存的问题,却使药包企业不能如此轻松地笑傲市场。 “除少数几家范围企业质量管理;比较规范外,整体药用空心胶囊行业作坊式企业很多,劣质产品充斥其中。”生产大蒜油软胶囊的保健食品企业上海春芝堂生物制品公司研发部经理袁星荣对记者说。 浙江新昌县被誉为国内的“胶囊之乡”,在上世纪80年代年产量曾占全国的1/3。但是,在新昌县的327家胶囊生产企业中,无证企业达299家,90%的无证企业处于“低、小、散”的经营状态,其中40%以上的胶囊生产企业属于1家1户的个体企业,家庭作坊占主体地位。 这些众多不法厂商不经认证就擅自生产药包材的行动对那些正规企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据业内人士介绍,同1种复合膜按规定在洁净厂房生产的,本钱在22000元/吨左右;而在“地下工厂”生产的,本钱最高不过18000元/吨。1些不规范的制药企业,为了降落产品本钱,偷偷购买大量低价劣质品,严重侵害了众多正规药包材生产企业的利益。 连云港中金医药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安也告知记者说:“虽然医药包装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我们还是要谨慎做出决定。”由于我国现有药包材生产企业中,多为乡镇集体企业,范围小,人员素质、装备、技术及管理水平低,产品质量不稳定造成无序竞争,他们公司正在寻求多元化的发展,转向发掘食品行业的包装商机,而药品包装生产的扩大,还需要等待国家进1步整理规范市场落后行。 特点才是前程 营销专家指出,互动式个性化营销成为市场营销的主流模式,个性化的消费对药品包装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产品的包装也有“同形化”的现象,在药品包装中,消费者关注的不是花哨的图案,而是自己的感情是否是得到尊重、产品是否是有亲和力,是否是体现目标群体的品位和生活方式。那些赏心悦目而又有较高品位的包装,自然备受青睐。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包装时要深入生活,重视对人情人性的掌控。 而药品包装要实现更大范围沟通,具有全球辨认的能力,其民族风格不可忽视。随着国际贸易1体化进程的加快,药品包装设计要尽可能到达国际水平,具有全球辨认的能力。但是,包装设计不能为了全球化而全球化,任何包装设计都有其不可隔绝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药品包装只有具有民族色彩,才会与众不同。